杨氏政权之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国

吴(902年-937年)是五代时期十国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东吴、南吴、弘农、淮南。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为唐淮南节度使,割据扬州。天复二年(902年)封为吴王。建都广陵(即扬州),称江都府。杨行密注意招集拒绝朱温统治的唐人,奖励农桑,使江淮一带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在江淮地区举起割据大旗,强力遏止中原军阀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经略淮南过程中,其政治方略、经济措施和军事思想,对五代十国及其后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奠基之吴国,初步实现由藩镇向王国转型,继而,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局面得以实现。
吴最强盛时,有今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其子杨渥继位,仅称弘农郡王,在唐朝灭亡后不承认后梁,仍用天祐年号,兼并镇南军,但不久遭牙将张颢、徐温夺权杀害,不久徐温杀张颢,以摄政身份掌握吴国大权。
天祐七年(910年),弘农郡王杨隆演复称吴王,919年,称吴国王,建年号,以示脱离唐朝体系,以徐温为大丞相。徐温死后,大权落入其养子宰相和继任摄政徐知诰之手。
顺义七年(927年),吴国王杨溥称帝,其实是为徐知诰篡位称帝做准备。吴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诰杀死图谋反抗的历阳郡公杨濛,迫使杨溥禅让,建立南唐。吴国共历4主,36年。
南吴为禅代的南唐奠定经济文化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原因在于继承的南唐是南方最为重要的割据政权,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中心的初步南移实际上是在以南唐为龙头、以吴越和马楚等政权为呼应的统治区域内实现的,这个时期是唐宋之交社会分野的标点,为后来社会的强劲发展提供了前瞻、新鲜的要素。
杨行密经略江淮,实为五代十国第一人,为推动中华大地从分裂割据走向大统一之进程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

© CopyRight 2006-2024, YQES.CN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2023004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