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堂号之三鳣堂

三鳣堂是从一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演变而来的。《续齐谐记》载:东汉初,杨震之父杨宝九岁时,有一次在华山北麓玩耍,见一黄雀被鹞鹰啄伤、掉在树下,被众多蝼蚁所困。杨宝立刻救起此黄雀,带回家中精心照护,还不辞辛劳,四处寻找黄花喂养它。过了一百多天,直至它伤势痊愈,羽毛丰满后才把它带往山上放飞。因此,黄雀对他非常感激,
夜间变成一个黄衣女童来向杨宝道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途遇妖鹰幸蒙恩公相救,故我应报答你。”就从怀中拿出四枚白玉环交给杨宝说:“让你的子孙后代荣登相位,四世三公,为官清白如此玉。”说罢便悄然离去,后来果然应验。这一故事流传极广,影响亦大,如今在华山一处筑有以此故事命名的“放雀台”,在成语中,亦载“衔环报恩”的典故。
据《后汉书》载,杨宝勤奋好学,青年时穷究《欧阳尚书》,是个很有学问的人。时值两汉递嬗之际,朝政紊乱,民不聊生,所以他不愿作官,隐居华山仙峪教授学生。后来王莽篡权,征聘他出来做官,他闻讯避而不赴。后汉中兴,光武帝刘秀很佩服他的高风亮节,学识渊博,特别嘉奖他,并派御车去请他出来做官,可他已届暮年,不便应诏赴任。
后杨震继承父志,客居河南湖城(今河南灵宝豫灵镇)任教二十余年。一天,有颧雀衔三条鳣鱼,飞集讲堂前。主持学馆事务的侍从取鱼对杨震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三台指尚书中台,御史宪台,谒者外台),先生自此升矣。”后逐称杨震讲学之所为“三鳣堂”(故址在今灵宝市杨家村)。杨震听了以后,更加勉励自己,发奋用功。年五十,始应荐出仕,四迁荆州刺史和东莱太守,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13)擢升太尉。
杨姓人以“三鳣堂”为堂号,是敬仰震公爱人以德,爱屋及乌之高尚品德,激励后裔,操守德行,自有善报。

© CopyRight 2006-2024, YQES.CN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2023004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