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迁世界之融合各族

弘农杨氏对周边兄弟民族的影响和传布:中国先儒历来提倡“内中国,外夷秋”,以“夏变夷”“严华夷之辨”,意在汉族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应各得其所,共存共荣,和平相处:并要以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去启迪、教化周边文明程度较低的兄弟民族。弘农杨氏家族不仅认直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而且善干以自己良好的思想行动去团结、感化、融合各兄弟民族,使周边不少日的南蛮、东夷、西戎、北狄,通过皇帝姓,义结金兰。过继托孤和主动改姓等各契机与汉族的杨姓融为一体,使杨姓不成为汉族中的大姓,而且在少数民族中也是主要姓氏。如甘肃天水郡的氏族杨氏就是杨姓中的主要郡望之一;靖州杨氏相跨湖南、广西、贵州三省边界,也就是侗多族中的杨姓:还有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的杨氏,人口也很多,从历史上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如下族群。
云南南诏白族杨氏
南诏本称蒙舍诏,即唐初鸟蛮六诏之一,居于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境,因地处其他五诏之南,又名南诏,开元中,其王皮逻阁统一六诏,迁都太和城,即今云南大理县南太和村。全感时辖有今云南全境和四川南部、贵州西部一带。白族杨姓,一直是南诏中的主要姓氏,人口最多。他们在汉代是哀牢夷中的一支,自称九隆族之后,至唐代时,杨姓便上升为族中大姓之首,有五十三人为南诏国的重要官员。南诏灭亡后,白蛮族贵族杨干真于927年杀郑隆賣废赵善政而自立为王,改国号“大义宁”,改元“兴圣”,在位八年,谥“肃恭帝”,成为当地的一个割据政权。在元代,杨姓为段氏总管的重臣,有二十二人名载史籍。明清至近代,杨氏仍然长盛不衰。至今在云南喜洲地区,还聚居着许多白族杨姓,如寺上、寺下、中和邑、城北、大界南等村。他们为保卫和开拓祖国的西南边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辽宁辽阳满族杨氏
辽阳。即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这里住有满族杨姓。据《皇朝退志·志族略》载,辽阳人杨绶宗,就是满族镶黄旗人。
仇池氏族杨氏
在与陕西毗邻的甘肃成县西,有个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叫仇池的地方居着一个剽悍的氏族部落,他们在与汉族杨氏同胞长期的交往的过程,认同弘农杨氏的思想文化及价值观,遂亦改姓杨。早在东汉末年,氏族杨姓人就在其首领杨腾的率领下,从周围各地举族迁徙到这里,成了当地的主人。据史载:杨腾,号仇池。自少武艺高强,及长,能征惯战,富有韬略。御下有方,众多敬服,因之自主政权,俨然一独立王国,无人敢侵犯其境·仇池地方百顷,物产丰饶,民众安居乐业。建安年间(196—220年),自号为西夷部落大帅。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匈奴、羯、氏羌、朝卑各兄弟民族群雄逐鹿,仇池氏杨处于各方势力相攻伐的夹缝中,为求保土安民,亦在杨千万、杨僧嗣、杨文度、杨广香等人率领下扩大地盘,巩固政权,相继建立了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和阴平国等五个割据政权。直到隋朝初年才消失,融入大隋王朝国家之中,立国时间累计达360余年,为同一期间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所莫及。
新疆沙陀哈萨克族杨氏
我国古代沙陀部是突厥族的一支,在今新疆哈萨克自治州的塔城县,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此置塔尔巴哈台厅。唐末五代时,沙陀部人部在中原建立后唐、后晋和北汉三个王朝,后唐庄宗时,就有杨光远、杨承勋父子为沙陀部人。光远,字德明,初为庄宗部将。因战斗时损一臂,故号为独臂将军。后归晋,晋高祖授为节度使,屡立战功,为高祖所器重。承勋,为人富正义,居乡甚受尊敬,初官莱州防御使,后授郑州防御使。
宁夏回族杨氏
在元代,有杨朵儿只、杨不花父子为宁夏人。朵儿只(1283—1324年)初事元仁宗于藩邸,聪明伶俐,善伺人意,仁宗颇倚重之。仁宗即位后,授御史中丞,以功升集贤学士。仁宗逝世后,被权臣诬陷遇害,追谥“襄慰”。不花生前被授合河东廉访司事,任内颇有政绩,,调升通政院判。后被乱兵所杀。还有明正德年间的杨忠,亦宁夏人,官至指挥佥事,为人清廉,有勇有谋,在战乱中战没于阵。
内蒙蒙古族杨氏
唐代有朔方(今内蒙古抗锦旗西北黄河南岸)人杨朝晟,字叔明,官至骠骑大将军和邪宁节度使,元代时,又有蒙古人杨琏真如,元世祖用为江南释教总统,令其发掘故宋室赵氏诸陵及钱塘、绍兴诸大臣琢墓110所。还有明代初年,著名戏曲家和琵琶演奏家杨讷,亦出身蒙古族。
以上各族认同和改姓为杨,是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亲和力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由千流万派的涓涓细流汇为浩浩大海的一个缩影,为我们伟大祖国的长期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CopyRight 2006-2024, YQES.CN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2023004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