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开泰·杨得志、杨成武、杨勇

三阳开泰,出自《周易》,寓意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兴盛之像。无独有偶,在共和国开国将帅中有三位姓杨的开国将帅。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但我们同样饱受战争的摧残。在国难当头,山河破碎的至暗时刻,是无数有理想,有抱负,有热血的先辈英烈们站了出来。他们于黑暗中寻找火种,在迷雾中探索方向。
新中国刚刚成立,周总理曾召见三位将军笑着说道:“你们“三杨”将军,就叫‘三杨开泰,江山永固’”,被周总理称为“三阳开泰”的,指的是杨成武、杨得志以及杨勇这三位开国上将,他们每一个人都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都来自赫赫有名的红军主力部队:红一军团;他们都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团一级的战将;三位将军都在1955年被同时授予上将军衔;有趣的是,“三杨”先后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三杨”之中,最早入朝作战的是杨得志上将。杨得志上将是湖南省醴陵人,他来自红军两大主力之一的红一军团。长征中,将军率一个团担负前卫,曾指挥红一团强渡乌江天险,组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抗战期间,杨得志将军是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
于是,1951年2月,杨得志将军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第十九兵团此时已换装了苏联武器装备,他们与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一起组成右翼突击集团,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之第五次战役。
杨得志司令员签署了《打好出国第一仗的战斗动员令》:“这是我们出国第一仗,我们要旗开得胜,全力打好这一仗,要在第一仗中经受考验、立大功!同志们大显身手的机会来到了,不管我们面前的敌人是美国兵、英国兵,还是李匪军,都要狠打、痛打!怎么重就怎么打,怎么狠就怎么打,怎么能彻底消灭敌人就怎么去消灭他!”杨得志将军的《战斗动员令》霸气十足,豪气冲天,全兵团指战员的士气空前高涨。
4月22日,在朝鲜开城至涟川西南地区,杨得志第十九兵团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击,随后进入阻击战。在“联合国军”空军、坦克、步兵、炮兵高度集成的疯狂进攻中,杨得志第十九兵团纹丝不动,牢牢守住了阵地。战斗持续到6月10日,50天时间里,志愿军共歼敌8.2万余人,粉碎了“联合国军”企图将战线向北推进至平壤、元山一线的企图。这一仗也迫使“联合国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联合国军”迫不得已,表示“愿意接受停战谈判”,朝鲜战局由此转入相持状态。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针对火力凶猛的“联合国军”,杨得志上将把“冀中地道战”战术运用到了朝鲜战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志愿军部队依靠完备的坑道工事积极防御,有效抗击了敌军的重兵、重火力进攻。彭老总对杨得志此举却大加赞赏。欣赏地对杨得志说:“干得漂亮!这是一个创造。我就不信,他美国人能把地球给炸穿了!”
第五次战役后,杨得志将军调至志愿军司令部,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这时,彭老总已经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邓华将军的工作重心是“停战谈判”。
因此,志愿军第二副司令杨得志将军就肩负起了全面指挥作战的重任。并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等重大军事行动。
在中国,上甘岭战役的故事家喻户晓,在持续43天的上甘岭攻防战中,美军在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投掷了5000余枚炸弹,发射炮弹190余万发,“炸点”密度之高,举世罕见。我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打退了敌人900多次轮番进攻,击落击伤敌机274架,歼敌2.5万余人。我志愿军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创造了依托坑道工事防御作战的范例,彻底粉碎了美军的“金化攻势”。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根据中央军委“轮换作战”的安排,杨成武将军奉命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旋即入朝作战。
杨成武是福建长汀人,将军同样来自红一军团,长征中,将军率部一昼夜行军120公里,创造了不可思议的人间奇迹。夺取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杨成武屡创佳绩,出色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引以为傲彪炳史书的是,杨成武将军曾在1939年11月5日至8日黄土岭围歼战中,率领八路军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是抗日战争中被我军击毙的职务最高的日军将领。
这次朝鲜战争中,杨成武将军担任了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朝鲜东线的夏、秋季防御战役。在夏秋防御战役中,杨成武上将指挥第二十兵团担任东线金城以南地区的防御任务。在敌情、地形均不熟悉的情况下,志愿军第二十兵团与敌激战10天,创造了歼敌7000余人的战绩。在10月13日至15日的激战中,志愿军第二十兵团还创造了一个纪录:志愿军第二十兵团第67军共计歼灭“联合国军”1.7万余人,平均每天歼敌5600余人,创下朝鲜战场日均歼敌的最高纪录。
与杨得志、杨成武两位上将相比,杨勇上将入朝参战的时间要晚一些。杨勇将军是湖南浏阳县人,1930年2月,将军加入红军另一支主力部队-红三军团,参加了金沙江、大渡河、土城、娄山关、四渡赤水等著名的战斗。新中国刚一成立,杨勇将军就出任了贵州军区司令员、省人民政府主席。
1950年年底,杨勇将军进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成为我军最高军事学府的“第一期”学员。朝鲜战场炮声隆隆,身在南京的杨勇上将心系前线,几次三番申请赴朝参战。可是,上级一直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即便如此,杨勇将军也没有停止“战前准备”。但凡有一点空闲,他都会盯着朝鲜地图不停地研究、思考。“皇天不负有心人”,杨勇将军日思夜想,还是等到了杀敌报国的机会。杨成武将军在朝鲜病倒了,在彭老总的“严令”下,杨成武将军只能答应回国治疗。
那么,由谁来接替杨成武将军的职务,继续指挥志愿军第二十兵团这支英雄部队呢?这时候,主席亲自点将,杨勇将军成为接替杨成武的不二人选。据说,主席曾经这样风趣地说道:“三杨开泰,必定胜利,再送一个羊(杨)去朝鲜,美国佬就该彻底认输了。”
杨勇上将虽然是“三杨”中最后一个入朝作战的一个,却打了一场志愿军入朝作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金城战役。
1953年7月13日至27日间,杨勇上将指挥5个军15个师的兵力,歼敌5.3万余人,彻底打残了李承晚4个师,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
杨勇将军指挥的金城战役开创了抗美援朝三个“之最”:
金城战役是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
志愿军转入阵地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志愿军对坚固设防之敌实施最强火力打击的一次战役。
此战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都意义非凡。
金城战役也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战役结束后不久,心灰意冷的美国人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黯然伤神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三杨开泰”,打出了国威、军威!

© CopyRight 2006-2024, YQES.CN ,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2023004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