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十国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零陵郡和永阳郡,置永州总管府,府治泉陵县,同年更名零陵县(治今永州市零陵区),隶湘州。从此,永州、零陵一地两名。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永州总管府为零陵郡,郡治零陵县(治今永州市零陵区),隶湘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零陵郡,分置永州、营州。武德五年,改营州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4年),改南营州为道州。贞观十七年(643年),撤道州并入永州。上元二年(675年),复置道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永州为永州零陵郡,改道州为道州江华郡,改营道县为宏道县。乾元元年(758年),废郡名,复称永州、道州。广德二年(764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永州、道州属之。
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为永州,零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道州,宏道县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江南西道。
宋元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为永州,零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道州,营道县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荆湖南路。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永州路,零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道州路,营道县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湖南道宣慰司。
明清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永州府治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道州府治营道县(治所在今道县),隶属湖广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将道州府降为道州,隶属永州府。同年,改湖广行省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之。
清顺治元年(1644年),分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广左承宣布政使司和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康熙三年(1664年),改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南省,永州府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零陵县治(治今永州市零陵区)。


杨氏三鳣堂

全球杨氏宗亲联谊 敦亲睦族 · 思源报本·宗亲联谊 · 修谱建祠

© CopyRight 2006-2024, YQES.CN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3004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