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成感言
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世间万物,各有其属。本次为第四届续修族谱,自2016年倡议发起,全程历时六年多,中华杨氏三鳣堂族谱的联合续修事业终于圆满完成,编修委员会感到非常的感动和欣慰,作为主修我谨代表全体族人向此项事业的倡议发起人、出资人、编撰人、登谱人、以及所有支持修谱工作的宗亲们表示感谢!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又是一个家族的传家宝。是子子孙孙的根系所在,是维系家族和睦的纽带,它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涵盖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本届主修们虽能力有限,但自筹资金耗费二十多万元,并花费了六年多的时间23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浩瀚如烟的存世古籍中窥悟万一,走访了多个省市,调查、收集借阅、誊抄整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及以得到其他宗系杨氏族谱为辅证,汇总所有关于涉及杨姓先人的历史资料,在前三次所修族谱的基础上,丰富了从起源至今天杨家先祖部分著名人物事件时间地址等生平事迹,尽量真实还原杨氏宗族三千多年发展历史。
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各房尊长、掌谱人、热心族亲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大家积极联络、捐款出力、整理抄册、聚会商讨、来往奔波,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心血,大家也通过这次大团圆、大聚会,能在思想上、精神上和感情上进一步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加强交流,促进沟通,再次对各位宗亲表示感谢。
本次联合续修宗族通谱共三卷,尽量做到了在内容上求真求实,在形式上推陈出新,在品位上要雅俗兼顾,适合新时代的需要。此次族谱的修建时间长度虽然用时六年多,但仍然感觉将时间紧迫,工作繁琐,年代跨度大,地域涉及湖南、广西、四川、重庆、海南乃至海外,族谱的完成使身处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后裔都能入宗登谱,有谱可寻,完成先辈之遗愿,实乃我杨氏宗族之幸事!可喜可贺!纵观完整的宗族谱系,心情澎湃。真可谓是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作为杨氏子孙,倍感荣幸!此次举族修建族谱,把杨氏后裔重聚一起,血脉相连。
岁月更迭,代代相续。当前走入了21世纪,作为杨氏后世子孙,不但要遵循:忠孝持家,诗书处世的家训,更要爱党爱国,修身齐家,遵守公序良德,努力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续修族谱完成后,希望各族人多保持沟通交流,这是杨氏宗亲交流沟通感情的的纽带和桥梁。并且提议今后我杨氏族人新出生之丁口尽量考虑要按照辈分起名,既避免重名和辈分混乱,也是为了更好的世系传承
本届族谱未来将捐赠给各省市县级图书馆、档案馆、方志馆等官方机构,以及民间收藏组织和其他宗系杨氏宗亲团体等珍藏流传。
虽然我们尽最大努力,将历史事件、先祖、族亲姓名及内容等撰写准确,但毕竟数据庞大,因全谱总计涉及千数页和百多万字的内容,出现错误实难避免,如发现错误可在下方微信或邮箱通知我们,未来将在网站电子版和合订年度版总谱中做修正,并且以后所有事务公告以网站www.yang.yqes.cn电子族谱上的最近更新为准。
最后: 共同祝愿祖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祝愿杨氏家族:人丁兴旺、英才辈出!
主修: 杨纯栋 杨香斌 杨洁明
本族秘书长杨纯栋先生向杨震廉政博物馆捐赠《杨氏族谱》
本族秘书长杨纯栋先生向杨震廉政博物馆捐赠族谱,并祝贺清明祭祀盛典圆满成 阅读更多…